意义和影响

唯有源头活水来 — 林璒利与“春城”的故事

金航集团董事长林璒利秉持一股执着及感恩,亲力亲为沿办三十载“春城洋 溢华夏情”(以下简称“春城”)。

三十一年前,前社会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庄日昆先生有感于新加坡春节气氛减 弱,希望举办更多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庆祝活动,以增添新春气 氛,让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有机会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林璒利出生于中国,11岁才“下番”来新加坡,小时候的乡土记忆以及传 统文化深深镌刻在她的脑海,并伴随她的成长。当她知道新加坡社会需要 举办华族文化活动,便义不容辞响应,希望借此把自己喜爱的中华文化艺 术带入新加坡。

1994年,第一届“春城”在来福士城顺利举行,当时中国还不够开放,许 多工艺师与艺术团体的演员们没有出国护照,如何出国入境,如何申请签 证都是难题!恰好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蹈团原计划赴菲律宾演出,已办好护 照,林利力邀该团顺道前来表演,并得到当时厦门市文化局长彭一万先生 的大力支持,后来“小白鹭”赴菲律宾演出计划未能成行,转而专程来新 加坡参加第一届“春城”的演出活动,成为“春城”的第一支表演团队, 完成了“春城”表演零的突破,也因此彼此之间结下深厚情谊。

为期18天的第一届“春城”获得巨大反响,这是林利始料不及的。工艺师 和表演艺术家第一次前来新加坡,在这个充满南洋热带风情国度,结识了 本地朋友,建立深厚友谊,而新加坡人对工艺品极为惊叹,对艺术演出大 为赞赏,体验了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华文化,认识了中国朋友,建立坚实 情谊。

林璒利意识到新加坡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支持,对这项活动的渴望, 由于强烈的使命感,外加对于中华文化的执着与热爱,就算蒙受亏损,阻 力重重,她还是决定继续沿办下去。

“春城”活动是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过程中渐渐上了轨道,后来林璒利 受到邀请,逐步把展场扩大到其他地点,如怡丰城及乌节ION,而活动时 间也从最初18天延长到48天。林利凭借多年从事中国旅游和新中文化交流

的经验与优势,通过合作伙伴积极向中国各地征集表演项目之外,还亲自 到中国各省物色文艺团体,精益求精,每年邀请工艺师和文艺团体的费用 多达六十万元,一切的费用由金航及林清荣先生等多位热心人士及商家 赞助。

“春城”活动期间,她安排到访狮城的工艺师前后达九百多人次,文艺团 体逾百支,每日接待的本地与外国访客数以万计。

新加坡人是幸运的,不必走出国门,便可以观赏到中国各地风格迥异、精 彩缤纷的歌舞与艺术表演,同时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文与文化的魅力。

“春城”成为新中人民友谊的纽带以及中华艺术与民间工艺的展示舞台。 我国政府的多位部长、中国驻新加坡特命全权大使与参赞等,都出席“春 城”表示支持,使它成为新加坡春节民间活动的一大亮点。这个完全由民 间机构主办的活动已然成为新加坡春节期间的四大品牌活动之一。

三十年主办“春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林利考虑的是,如何把“春城”模 式加以借鉴,在其他传统佳节展开。这将能扩大国人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 的认识。她希望见到更多的社团、商业机构及有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共襄 盛举。

“春城洋溢华夏情”能够沿办三十多年,除了林璒利的坚持以外,她身后有一 支跟随她默默耕耘的杰出团队,成员都是金航的员工,在工作任务以外, 他们积极参与“春城”的筹办工作。

金航董事庄善喜三十年来,从不间断地协助母亲。她回忆草创初期,从布置 场地、安排展台,到摆设工艺品,都靠团队亲力亲为;营销策划总监杨咏 为参与“春城”活动17年,他记得许多工作得等到商场打烊之后,很晚才 能进行,而他们并没有报怨;高级经理吴美兰从第一届开始就参与“春城 ”,她和副经理江妙卿记得他们曾经三天留在公司工作至凌晨三点。团队 所有成员抱持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不管有多辛苦,要把“春城”办起来 ,而且努力办好,办得有声有色。

以学生义工身份参加“春城”的洪凝思,最初是一名讲解员,深深感受到 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金航团队的工作精神。三年后,她加入了金航,成为 国际旅游部执行员。在活动期间,她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成为“春城”学 生义工团的主管,带领新中两地的学子,为传播与发扬中华文化而努力。

展览过程中,团队的成员们尽地主之谊,配合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工艺师 与艺术团,嘘寒问暖,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务必让他们感觉宾至如归。 参与“春城”16年的旅游助理陈美琏说:“艺术团体由于人数众多,在协 调上比工艺师较为复杂。如果有什么无法解决的,他们就会向林璒利董事 长请示,事情往往就迎刃而解。上下一心,互相支援,因此‘春城’一直 顺利地主办。”

团队的所有成员一致认同“春城”的意义在于弘扬中华文化与优良传统, 让新加坡人有机会接触传统艺术与工艺。他们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尤其是 在籍学生,能够观赏艺术团的演出、到展场与工艺师交流,文化的传承必 须有年轻人积极的参与,年轻人有多一分的接触与认识,就会少一分的陌 生与抗拒。此外,他们也希望见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学校积极的参与,使 “春城”的触角伸得更广,让更多年轻人获益。

三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团队的成员能够亲眼看到一些工艺师的成长,从最初 的乏人问津,到多年后成为自成一派的大师;而本地学生与艺术团交流、 学习,从中获益,参加金航主办的游学团,还把中华传统艺术表演,如舞 蹈、音乐等带到美国、澳洲等地的学府,让外国学生也感受中华艺术的魅 力从而认识中华文化;他们也很高兴看到许多外国游客驻足观赏“春城” 的艺术表演,由衷发出热烈的掌声,手指还不停地按相机的快门以及争购 工艺品。他们认为“春城”不仅促进新中两地文化的交流,也成为中华传 统文化艺术向海外传播的管道,使“春城”发挥巨大的社会教育意义与文 化传扬的作用。

“春城”的团队与林璒利一起并肩奋斗三十载,甘苦与共,精益求精,推动 “春城”活动一年比一年更好。

Spring In The City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