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洋溢华夏情” 二十周年特刊

贵宾们的献词

许文远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

作为一项欢庆农历新年的大型文化、艺术、旅游展,“春城洋溢华夏情”

(简 称“春城”),以精彩纷呈、隆重热烈的方式步入第20个年头,值得庆贺。


2003年,我出席了第十届“春城”活动,留下深刻印象,至今难忘。


“春城”这20年来稳中求变,既保留传统,又不断推陈出新,我认为,传统文 化的传承与发扬正应当如此,传统文化不仅要有稳定性,还要有可持续性,传 统文化只有与时并进,才能一代一代往下传。


在此前提下,活动方式可以求新求变,活动内容可以包罗万象。多年来,“春 城”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正是它的成功所在。


“春城”由一家商业机构发起与主办,由于越来越凸显其文化意义与民众普及 性,努力做到雅俗共赏,所以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也获得各国旅客的赞赏。 这是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一个例子,其经验值得借鉴。


在此,谨祝“春城”2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

颜金勇
新加坡卫生部长

光阴似箭,转眼间,“春城洋溢华夏情”这项大型春节文化艺术活动已经迈 入第20个年头,真是可喜可贺!


自从1994年在来福士城举办第一届“春城洋溢华夏情”以来,这项活动20年没 间断过,我对主办单位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感敬佩!


“春城洋溢华夏情”是一项非常富有意义的文化艺术活动。这项活动旨在传承 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介绍中国各地风土民情及民俗,加深本地华人对中 华文化艺术的认识与了解,尤其对年轻一代具有宣扬教育的作用。


2010年,我有幸受邀为这项活动主持开幕仪式,对主办单位能每年集思广益, 推陈出新,积极筹备,更新展览与演出项目,引进不同层次的中华文化艺术项 目,提升广大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深感自豪与高兴!

在此,谨祝愿“春城洋溢华夏情”活动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不只成为新中 人民友好交流的平台与桥梁,并且促进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有更为深 刻浓厚的认识与爱好。

傅海燕
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
兼环境及水源部第二部长及外交部第二部长

近年来,本地的文化艺术活动越来越频繁,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正在悄然发生改 变,人们更关注和乐于参与文化艺术活动,这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更需要社 团组织、商业机构的自觉行动,和普通民众的自愿热心参与。


华人新年是华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体现了华人的哲学思想和族群情感,即 万象更新、天人合一、合家团圆、和谐社会。


“春城洋溢华夏情”充分发挥华人新年所具有的文化感染力、民间亲和力和宽 阔的包容性,希望能够越办越好。

赵少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副部长

值此第20届“春城洋溢华夏情”活动举办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部向主办单位表示热烈祝贺。


“春城洋溢华夏情”已连续成功举办20届,这项活动综合旅游、商贸、民俗、 手工艺、工艺美术及歌舞等多种元素,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每年吸引众多的 观众和游客。“春城洋溢华夏情”已经成为新加坡民众春节活动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是新加坡新春佳节期间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 要舞台和连接中新友谊的特殊桥梁。为此,我们要对主办单位坚持不懈,持之 以恒的精神表示赞赏和鼓励。


自2013年起,“春城洋溢华夏情”将首次正式使用“欢乐春节”标识,这标志 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欢乐春节”活动正式走进新加坡,这必将书写两国 文化交流新篇章,给新加坡民众带来更加美好的文化盛宴。


谨祝“春城洋溢华夏情”20周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段洁龙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
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欣闻“春城洋溢华夏情”大型文化艺术旅游活动成功举办20周年,特致此函表 示衷心的祝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交流是沟通各国人民感情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国与 国理解和信任方面可发挥独特作用。“春城洋溢华夏情”举办20年来,累计邀 请了百余个中国各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表演团体和数千名工艺美术师来新加 坡演出和展览,组织了数十场旅游推介活动,为丰富新加坡人民的节庆文化生 活,促进民众对中华文化艺术的感知和了解,增进中新两国人民间的理解和友 谊做出了积极贡献。日益深入的民间文化交流使两国人民走得更近,也使中新 友好的民意基础越发巩固。


祝愿“春城洋溢华夏情”活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Spring In The City © All Rights Reserved